不識趣

Classic 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事件一:
在深圳回程香港的巴士車程上,邊防口岸的公安上車檢查回鄉証,有人認為這樣做不合理,因為自己於出境時已交過櫃位認証,出境再要檢查實在不合邏輯。最後,他被帶下車擾攘一番,車上趕時間遲到了。
事件二:
有人認為某位員工為何本星期工作那麼輕鬆,於是在辦公室大呼不公,最後這個「優惠」從此消失,但投訴者並沒有因此有任何改變,只是身邊的人工作忙了。
事件三:
長毛決定告政府侵犯宗教信仰自由,因為他修改宣誓內容遭拒。
不識趣的人在香港處處可見,因為這裏活著城市人與中國人兩類。這兩種人外表雖然相同,但文化差異極大,而且地區性非常少,可以是深圳與沙頭角的文化差異,可以是油麻地與中環的文化差異,甚至是11樓與12樓的文化差異。重要的一點是,一方是用城市人的邏輯思考,另一方面是用中國人的方式思考。中國人有一種叫「識趣」的概念,而城市人則相信普世道理,雖說香港是一個中國人的城市,但是城市人卻不是利用人種來區分,只要有城市,就有城市人。當城市人碰上中國人,最後都是不歡而散。原因就是城市人不去面對自己是中國人的事實,而中國人則有那種「全世界的中心國」的「愛國」概念,當大家不去溝合,便出現「不識趣」的現象,該現象可以是引發大口角甚至命案。
如果你參巧一下,便會發覺中國人與城市人產生磨擦的原因,都是非常無謂的。至於無謂的內容當中,夾集了大量道德高地,以及合理化的過程,當你發覺有人分析事情加入這些內容的話,該分析應該離「無謂」不遠了。
0 Comments:
發佈留言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