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16.2006

拜果教


Fruitmania......Posted by Picasa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不知為何,人們將一件死物型態的死物當成了宗教,人人走去朝拜,香火鼎盛。可是,在每一個心信自己的朝拜行為是完全出於深思熟慮的理性,而中間卻產生了完美下的陰暗面。所以佐度魯斯基在《遁地鼠》(EL TOPO)中有一句對白「你最大的錯誤就是追求完美。」可是非常令人深思。

最近因為一些電腦問題走上蘋果電腦用家討論區詢問,當中看到不少是一些用家指出產品的設計或系統上的問題。如以是MacBook機殼變色、過熱或軟件系統死機或過型的食碟DVD機出不到碟的問題。部份人士概嘆其產品質素大不如前之時,就有人出言反擊,認為變色事件是用家的污槽,與MacBook是冇關的;過熱是因為CPU做得衰而不是MacBook散熱設計有問題;死機或食碟是因為用家使用不當;而對電池壽命有問題的人,便說這是無謂的考慮,倒不如關心一下機殼有幾多條看不到的花痕吧!

而這些mania的內心相信,很多人到蘋果用家留言版留下這類問題,其實是因為這舊生果公司樹大招風,覺得PC都有相同的問題又冇人鬧,點解係要鬧我部愛機,所以其心可誅。當然,在消費的理論當中,部份消費方式就是要建立一個獨特風格的圈子,而當這些所謂獨特風格的消費成為大眾消費後,他們便會離開這個圈子去建立另一個世界。現在,明顯地,一群拜果教教徒正面對著由獨特變大眾的過程。所以部份人在現在開始將生果人與PC人進行區分,他們會說「你地那些PC人返返去玩PC,如果你鐘意打機、玩BT,
生果唔啱你」。的確,他們現在會將生果的定位在專業工作的層面上,覺得以玩腦為中心的人最好用PC。可是,當他們發現原來近年生果已經將其電腦定位成生活化,而PC則是呆版工作的死亡下,他們其實是「政治不正確」。當然,在那裏沒有人會指出這個事實,就等如返國內你不會和人爭論中國人是小農DNA沒有分明。

而我深信的,是這種123便將一些將生果論壇內的異見份子邊緣化的行為,香港是比較強烈的。因為香港人的消費模式比較著重理性而忽略感性的重要性。當中不少消費是將自己的感性當成理性分析而作出的決定,他們會將感性當成「發難渣」般推出,好似「生果就係咁架勒,你唔鐘意咪玩返你個PC囉!!」。其實這可是一個原因,但他們覺得不能取得高地,所以用理性去自圓其說。其實世界上就很多人說愛生果電腦的就是因為COOL,可是沒有任何問題,你也不能挑戰他,因為他說的理由貫徹始終,也不會出現精神分裂而引生被害恐懼症。

所以在今天開始,大家試試接納一下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,棄用那一條既定的價值觀算式。那麼,你的「精神病」可能會減退一點,從而社會會為你替換成另一種神經病。


0 Comments:

發佈留言

<< Home